文.圖/新北市康橋雙語學校小學部
孫志強教師
「呼悠、呼悠」聲音高昂,是大冠鷲正遨翔天際;白頭翁、黑頭翁、紅嘴黑鵯各自在在樹頂上炫耀著牠們的飛行技巧;赤腹松鼠正忙著與綠繡眼搶食枝上果實;攀木蜥蜴、斯文豪氏攀蜥正覬覦一對紅紋鳳蝶;臺灣最大的斯文豪氏大蝸牛正匍匐潛入這綠色樹海叢林中,這是在臺北嗎?每位來賓蒞臨康橋學校青山校區的第一個疑問。
康橋雙語小學部青山校區是佇立在新店區安坑的青山中,是一所歐式建築物,以自然地理環境,結合人文景觀的整體規畫,並強調生態和諧與田園教育的主張,在一片未經規畫的綠色樹海中,漫步在「森之語」與「青心園」的兩大田園主題教學區,將會有似曾相識的感動,猶如遇見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筆下風之谷的場景。園區內建置錯落有致的木棧道,宛如鋼琴的琴鍵一步一步踏入自然生態區,譜出靜謐安詳的的生命樂章。
將近13,000平方公尺的田園教學園區,是本校所有教職員工群策協力,以培養活力學
生為教育核心,打造下的自然領域學習區,透過教師的引導下,讓學生由浸潤式學習紮實深刻的知識,認識生態原則、生態系及環境倫理的概念,創造愛護生態世界觀的表現力,潛移默化學生未來在領導別人之前,先懂得駕馭自己與認識自我。
田園教學場域分為「室內田園區」與「戶外田園區」,室內田園區營造出逼真的微型生態系,我們將溪流裡的馬口魚或森林中的刺蝟請進來,不用到戶外就可以感受自然的驚奇。戶外田園區的「青心園」,種植了300多種植物植栽,我們戮力將康軒自然課本
的圖片,活生生的展現在學生面前,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另類的植物百科全書中。「森之
語」則為森林保護區,不多做建設以保留生物的多樣性,只建置木棧道迂迴其間,學生流連其間彷彿置身於森林中,深刻體驗生命的脈動。
|
 |
▲康橋雙語學校
青山校區室內田園區 |
室內田園區
•水水康橋區
明亮的八角空間,光線、通風良好,規畫室內植物的優良生長場所,有小型的溫室,適合耐陰植物的種植,環形的綠帶遮住大部分的陽光,除了降溫也保持一定的溼度,以利溪流魚類與兩棲蛙類的存活。
•綠光蟲林區
青山校區位處群山環繞與水源保護區內,育孕出多樣的昆蟲,本區模擬昆蟲的微型生態,置放飼養箱,讓昆蟲的生命階段展現在學生面前,上課時能就近觀察。
•星空冥想區
本區太空星系的背景從地板延伸到天花板,利用現代科技呈現夜晚星空滿天的亮麗效果,黑幕一遮八大行星與夏季星空呈現在眼前,課堂上跟著老師或坐或躺,聽星座傳說,感受到夜晚星空的真實情境。
•“石”在有意思區
模擬地球表面的許多大大小小板塊,觀察為何板塊間移動,會造成地震,領會臺灣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影響;還有每當颱風季節,為何會有土石流發生,在這個區域會得到完整的答案。

戶外田園區
•生態池
種植臺灣特有種臺灣萍蓬草、臺灣菱、臺灣水韭、槐葉蘋等各式水生植物,白天處處可見蝌蚪悠遊其中與水黽滑行在水面上,晚上則換場為蛙群的熱鬧演唱會。
•多肉植物區
以沙漠植物為主其特殊的葉形及植物形體,顯現植物在特殊地形及極端氣候上生態的演化。
•民生植物區
我們都喝過與吃過茶、咖啡、玉米、小麥,但母體樹枝長什麼樣子?來民生植物區連連看,測試自己認識多少。
•民俗植物區
來這裡讓我們乘坐時光機,學學老祖宗的智慧。用的物品都是運用植物特性編織
與提煉,例如:衣服是苧麻耙成絲做成的;無患子則是最天然的洗潔劑。
•森之語區
與自然屬性相近的木棧道迂迴其間,在這裡可以悠遊原始森林的完整面貌,安靜是這裡唯一的物語,豎起耳朵會聽到五色鳥正忙著啄出溫暖的家,斯文豪氏攀蜥與石龍子正展開地盤大戰,森林生態系是這裡最驚豔的場域。
•可愛動物區
宛如童話故事般的籠舍,住著兔子、土撥鼠、倉鼠,水池還有烏龜作伴,配合低年級的可愛動物護照,在這裡親近照顧動物,是最佳生命教育的教學場所。

<本文摘自
康軒【國小自然通訊第32期】>
- TOP
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