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會考成績公布,有人高興歡呼,當然也有人傷心流淚。這是學生們首次面對的升學考試,可能也是第一次承受這麼煎熬的等待。雖然結果無法讓每個人如願,但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坦然接受,不用過度在意。因為會考這件事,本來就只是一段學習成果的檢驗,放在人生時間軸裡,其實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過程。
注音符號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綱和十二年國教課綱下,會產生什麼不同的教學方法呢?在九年一貫課綱下,注音符號的認讀多採用意義化教學。例如:展示「ㄇ」圖卡時,會詢問學生圖卡中的圖案是什麼?若學生只說出圖卡中是一件衣服,無法說出毛衣,則需引導學生了解有毛料的衣服稱為毛衣,以利後續口訣教學。
一○八課綱的實施,使得「閱讀素養」成為國文科最被強調的重點,其實這並不難理解,因為「閱讀能 力」正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,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技能,更是決定學生們從學校畢業後,是否還能持續學 習、增進自我的最大關鍵。因此,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 能力,確實是國文教師目前最需要思考的課題,而新課 綱所增編的「自學課」,應該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。